设计前线
标题:現在的年輕人,耐心只有3秒
导语:暂无
連等待10秒的紅燈,也成爲一種煎熬。
“快”已經成爲年輕人的信條,仿佛只有做事快,取得的結果才有意義,但凡慢了一步,整段路程便失去“價值”。
求快的背後,是正在失去的耐心,還有越來越單一的生活追求。
現代生活的金科玉律,是“快”。
這一代年輕人,做什麽都要快,而且用行動讓“快”字更加飽滿有趣。
看文章,只看導語,再迅速浏覽小標題,就算全文看完; 看劇,先看前3集,再看最後3集,沒有6集看不懂的劇,有就用三倍速再看一集;坐地鐵,第一時間搶占車門附近的位置,能夠快速下車的位置才是好位置;排隊買票,前面的人往前走一步,必須緊跟著走一步,少走一步等于浪費半秒;坐手扶電梯,必須疾步走上去,並用嫌棄的眼神凝視悠閑站立的人;在電影院看電影,還沒等片尾字幕播完,就著急起身離開;叫網約車,一旦要等待5分鍾以上,立刻取消訂單,並投訴“平台派單太遠”;發微信,來不及打字就馬上語音、用密密麻麻的語音砸暈對方,美其名曰“高效的溝通”。
求電梯快一點,再快一點。圖/pexels
無論何時何地,只要身後有一群年輕人,就鐵定慢不下來。他們會對妄想慢悠悠的你,發動白眼攻擊,並用力往前推,頗有“遇神殺神,遇佛殺佛”的氣勢。
若有靠譜值考核,“快”字絕對是KPI之一,要求自己快,要求別人更快。
大家似乎被什麽東西追趕著,拼了命地往前跑。
慢悠悠的童年,和急匆匆的當下
童年的一切,都是慢悠悠的。
80後的暑假,記憶關鍵詞是:看連環畫、打玻璃彈珠、聽收音機、用任天堂經典紅白機打遊戲、租VCD看電影、做明星手賬、看《西遊記》和《新白娘子傳奇》……
那時候的日子總是過不完,足夠靜下心來看一整天小說、徹夜不眠地聽鄧麗君的磁帶,亦會走20分鍾的路、只爲買一根綠豆冰棒。
90後的暑假,最流行玩Game boy掌上遊戲機、用QQ聊天、收集幹脆面裏的小貼紙、爲《超級女聲》拉票、看《還珠格格》和《家有兒女》……
電腦開始進入千家萬戶,互聯網擴大了娛樂活動的選擇範圍,大家試探著和陌生的網友談天說地、慢慢地走進一個並不熟悉的新世界。
小時候,經常在被窩裏偷偷看一整晚的連環畫。
00後的暑假呢?他們都在做什麽?抱歉,想不起來了。熱播劇一部接一部、小鮮肉輪流上熱搜、電子産品每年都更新換代……
爲了融入小夥伴的話題,必須刷完N部電視劇、熟悉N檔綜藝、背下N台新上市的手機型號、下載N個社交軟件,全部做完才算勉強達標。
夏天過完,卻想不起自己做過些什麽。
00後的童年現狀,何嘗不是80後、90後們“急匆匆的當下”。
時代、經濟、科技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更新,新花樣、新科技、新潮流層出不窮,爲了不被時代的車輪碾壓,必須快快快、再快些!
快節奏的生活、工作背後,是越來越不夠用的時間,還有正在失去的耐心。
耐心少到什麽程度?
有科學家做過一項關于“英國人耐心時限”的研究,結果發現:網頁的打開時間一旦超過1分鍾,七成人會産生不耐煩情緒;通話時長超過5分4秒、等餐時間超過8分38秒、朋友遲到超過10分1秒,大家就會憤怒,並做出“失控的行爲”。
看到這裏,你是不是忽然明白自己爲什麽會被朋友拉黑了吧?導火索可能就是你上次聚會遲到了2分56秒。
陳毅長子陳昊蘇在一次采訪說道:“隨著生活節奏變快,那些特別冗長的古典名著,最好出簡約本,否則年輕人會不耐煩。”
有網友表示買茶飲的時候,爲了避免思考時間過長、引起後面客人的不滿,必須在店鋪外跟同行友人確認喝什麽,再進去點單。
他說:“因爲我也經常因爲前面客人買單慢而生氣啊,大家都很忙,沒有多余的時間可浪費。”
先把錢准備好,以便快速結賬,已成年輕人的習慣。圖/《志明與春嬌》劇照
江蘇省南通市,一名薛姓男子駕駛車輛將前車逼停,並把前車司機痛打一頓。
此前兩人並不相識,促使薛某産生暴力行爲的原因讓人震驚——在前一個路口,綠燈亮起後前車仍未啓動,讓跟在後方的薛某多等了十幾秒。
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曾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三個城市隨機抽取900位司機開展問卷調查,約35%的司機承認自己在駕車時試過強行變更車道、強行超車、爭道搶行、連續鳴笛以催促前車,也曾因此發生過交通事故,甚至與其他駕駛人、行人發生肢體衝突。
沒耐心的影響,已經蔓延到生活細節,更讓思考的方式出現偏差。
馬家輝在節目中表示,年輕人不耐煩看完電影,有其生理基礎。圖/《锵锵三人行》截圖
有人強迫自己跑快點,有人被工作擰著耳朵往前拖
生活是一個萬花筒,每天都會冒出新的有趣“玩具”,今天有新電影上映,明天有限量手辦發售。
沒耐心的主要原因,是沈浸在眼花缭亂的選擇中無法自拔,同時渴求給自己找到更輕松的選項。
眼前兩份內容相同的文獻,一份英文,一份中文,選擇讀中文會更輕松;一本教科書,一本小說,選擇讀小說更有趣味性;
一本小說,一本漫畫,當然是漫畫更好笑;一本漫畫,一段明星绯聞,似乎是绯聞更能滿足八卦之心……
在被“舒適心理”驅動的行爲中,專注、冷靜的精神品質,都被熱愛“北京癱”的年輕人壓在身下。
二選一的題目,足以讓人分心。何況生活遠不止兩個選項,選擇變多,心就散了。
每天有這麽多新瓜,吃不完可就插不上朋友們的話題,分分鍾成爲一個可憐無助的潮流棄兒,這可不行!
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消化各種資訊,即便對生活沒什麽幫助,心裏仍然美滋滋:今天又是博古通今的一天!
微博、知乎等平台,每隔10分鍾就有新的熱點上榜。圖/新浪微博、知乎截圖
不停地催促自己吸收新資訊,做什麽事都匆匆忙忙,結果,越匆忙越沒耐心,陷入死循環。
再者,電子設備的功能越來越先進,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、讓生活更加便利,人們的期待值隨之提升,這種“快”于是變成了理所當然,一旦某些軟件卡頓,慢了幾秒,都會讓人暴躁不已。
知乎用戶“那個他”曾因排隊付款時手機卡頓,付款碼遲遲打不開,導致被收款員和其他客人埋怨,向他投來“靈魂的審視”,讓他尴尬又暴躁,“差點想把手機砸了”;
另一位用戶表示,自己也有相似的經曆,爲了不占用大家時間,他果斷放棄購買,將手上的商品還給收款員。
因手機卡頓而引發的“悲劇”,讓人尴尬又抓狂。圖/知乎截圖
自控力不強的人僅占半數,另一半人則被工作擰著耳朵往前拖。
工作時間變長,“失聯自由”成奢侈,唯有爭分奪秒,才能搶回一點生活時間。
勞動法規定,每日工作時間不能超過8小時,一周工作時間總和不能超過44小時。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3 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爲46小時——按照一周工作五天來算,平均每天工作9.2個小時,也就是說,大部分國人的工作時長超過正常值。
國人的周平均工作時間,從未低于44小時。圖/《新京報》截圖
假設每天9點上班,6點下班,日常加班2小時,再坐一個小時地鐵回家,打開家門的那一刻已經是晚上9點。
微信工作群一直在響,方案出了差錯;老板打來好幾個電話,要是沒接到,免不了一頓罵;同事在朋友圈發了孩子的照片,爲了維持關系,必須評論一下。
折騰到夜裏11點,才發現晚飯還沒吃。
生活的時間被無限擠壓,每個人的腦子裏都有一根繃緊的弦,但凡被哪個不識趣的浪費3秒鍾,都會瀕臨崩潰。
“無腦成功學”和心靈雞湯,向年輕人輸出一套又一套急功近利的價值觀。
在大學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人,會接收到師弟師妹的膜拜、同學羨慕的眼神,連老師也會在課堂上不經意地誇贊。
大學生們,還沒走出校門,就已經開始張望功成名就、名揚天下的那一天。
《3個月賺到人生第一桶金》《兩周學完一門語言》《月薪500到20000,我只用了半年》等充滿玄學色彩的書籍,在現代年輕人心中堆砌出一個美好而虛幻的世界,那裏黃金滿地、鮮衣怒馬,只有跑得夠快,才配擁有一個坐席。
沒有人甘心停下來,稍稍回頭望一望。
沿途再多的風景,也比不上遙遠的前方那個小小的字:拼。
“慢一點?不存在的”
沒人喜歡超速的壓抑感,但不是你想慢就能慢下來。
擠地鐵的時候,別人爭先恐後地往前擠,你偏慢悠悠地走,擋著道,大喊:“慢一點,年輕人最忌心浮氣躁!”——結果不出奇,你多半會被痛扁一頓、然後被推上地鐵。
擁擠的車廂裏,誰都不願意下車。圖/unsplash
誰都羨慕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的生活,奈何放棄了喧囂的大都市,等于自斷財路,本錢沒了,談什麽慢生活。
行業不革新會被取代、公司不賺錢老板會破産、員工達不到KPI會被抄鱿魚,後果擺在這裏,誰敢和自己的人生、前途過不去?
有專家表示:“如今中國經濟快速增長,人們工作量大、上班繁忙是普遍現象。
許多發達國家的勞動者也經曆過這樣的時期。”人們每天的時間被劃分爲幾塊,而休閑時間最容易被壓縮。
在一個大家都超級努力的環境下,若想維持現狀,自己也必須拼盡全力,充分利用休閑時間提升自己,這樣才不會被淘汰啊!
蔡瀾在節目中表示,香港人嫌電梯門關得太慢,慣性瘋狂按“閉”字。圖/《十三邀》截圖
老人家常說,忙著忙著就習慣了。可是,忙碌了大半輩子,退休後發現生活實在是太閑了,閑到雙手不知道往哪放,怎麽也習慣不了。
最後,還不是要給自己找點事情做,“忙裏偷閑”的閑才叫充實。
年輕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。被高三這個“小妖精”折磨了一年, 高考完仍保持去圖書館的習慣;
持續半年的項目終于做完,調休後卻百無聊賴,恨不得重新回去加班;
“年輕人,慢點兒富”?不不不,不存在的,慢點兒富,哪裏趕不上樓價上漲的速度!
被虐慣了、焦慮慣了、高速慣了,在現代年輕人的眼裏,油門踩到底的速度,才是人生正常的倍速。
習慣活在焦慮中,便覺得這是常態。圖/《青春焦慮》劇照
大城市的生活,容不下一個“慢”字。它給人多少享受,就給人多大壓力。
可是,真正讓人喘不過氣的,是城市生活本身嗎?還是你那顆焦躁不安、急于求成的心,亦或是求而不得的怨與怒?
英國作家阿蘭·德波頓曾在《溫和的成功哲學》中說道:“我們處于一個充滿對人生和事業恐慌的年代,人們更容易過上好的生活,卻更難保持冷靜。”
既然無法改變環境,那就改變應對的心態,遇事保持冷靜,努力向生活這位脆弱的寶寶,付出更多耐心吧。
畢竟啊,周末花上半小時,慢悠悠地泡上一壺茶,看茶葉緩緩散開,看香氣氤氲升騰,也算是在忙亂中的一絲安甯。
等等,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,是耐心地從頭看到尾,還是只浏覽了一遍小標題?
參考資料:
1. 我們的慢綜藝,爲什麽慢不下來 澎湃有戲
2. 年輕人,耐心點兒 TEDxUSTS
3.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 你的休閑時間夠用嗎? 中國青年報
4. 中國人爲什麽那麽忙? 瞭望智庫
5. “互聯網+”時代碎片化學習誤區研究 《無線互聯科技》期刊
6. 爲了吸引沒耐心的年輕人,短視頻正在變得更短 界面新聞
文章來自微信公衆號:新周刊(ID:new-weekly),作者:穎寶